孝老愛親,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。今年,無錫市惠山區錢橋街道東風社區在黨的領導下,將黨的組織優勢、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優勢,結合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系列實踐活動,積極創建老年關愛中心,以家之名,行善致遠,為老年人打造溫馨之家。社區希望通過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關愛老年人活動,不斷提高為老服務水平,深化老年關愛服務,凝聚孝老愛親微力量,努力把老齡工作做實、做細,推動老齡事業快速發展。
文化養老,引領精神文明新風尚
東風社區老年關愛中心坐落于新藕苑小區二期,功能齊全,設施完善,集居家養老服務以及文體活動中心于一體,是老年居民活動的“主陣地”,也是暢通養老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重要路徑。為豐富社區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,老年關愛中心依托“東風之心志愿者”隊伍,借助傳統節日之機,組織開展“共話年味 新春祝福”寫春聯送福、“繽紛綠意 春暖花開”多肉種植、“情暖重陽 愛在東風”重陽糕手工制作等多種形式的孝老愛親活動,在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民俗文化的同時,也營造了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,深受老年居民的喜愛與稱贊。同時,社區還根據老年人的喜好,舉辦文藝匯演、廣場舞比賽、戲劇專場等文化娛樂活動,傳遞社區文化精神,讓居民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智能養老,開拓無礙溝通新渠道
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,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手機已經成為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網上預約掛號、移動支付等方式的出現極大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,但對于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來說,卻是一道巨大的“數字鴻溝”。為了幫助老年人更好融入“智能時代”,幫助“銀發族”跨越“數字鴻溝”,今年,東風社區打造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專項普及培訓項目,設置“手機科普”“玩轉微信”“線上支付”“平安守護‘錢袋子’”等系列主題內容,邀請移動公司、江蘇銀行、四葉草兒童青少年成長中心的老師前來授課,教授老年人掌握智能技術,打開“數字生活”的新世界大門。培訓還通過“結對子”的方式,讓學得快的老人幫助學得慢的老人,將學習與助人結合在一起,培養大家的互助意識,促進和睦友好的鄰里情。“社區已經組織三次智能手機的培訓了,我每次都參加,我覺得這種培訓非常好,能學到很多新事物,拉近我們和年輕人的距離,像年輕人一樣享受信息化帶來的樂趣,謝謝社區。”
健康養老,倡導科學健康生活理念
“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”。在“大衛生、大健康”發展理念下,社區在老年關愛中心設置了健身房、乒乓室等活動區域,配備跑步機、橢圓機等健身器材,規范管理,常態維護,為老年人開展健身活動提供良好的平臺。此外,社區堅持推進健康細胞建設,打造健康服務陣地,不斷完善健康步道、戶外健身廣場的建設,提升轄區體育健身服務水平,全方位、全周期維護百姓健康。如今,一到傍晚,老人們自發地來到健身廣場,有的做一做健身操,有的組隊打乒乓,還有的漫步在健康步道,走走停停看看……生活多姿多彩而又愜意十足。同時,我們積極開展春季養生講座、全民健步走等活動,不斷強化文明健康理念,普及健康生活方式,提升社區居民的身體素質。年初,老體協還為21名60周歲以上“三高”老年人建立健康運動檔案,合理安排運動計劃,并每月跟蹤記錄指標變化情況,旨在通過指導健康運動改善老年人的身體素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