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政部聯合發改委發布了《“十四五”民政事業發展規劃》,《規劃》中對養老行業進行了分析與展望。
加強資金保障。加強兜底性、基礎性民政工作經費保障,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,與宏觀政策、社會政策相銜接。完善轉移支付分配管理,向中西部地區、脫貧地區、民族地區、特殊類型地區等傾斜。優化中央財政安排用于社會福利事業的彩票公益金分配使用,提高資金使用效益。擴展民政事業資金來源渠道,總結金融支持養老服務的有益經驗,綜合運用稅費減免、資金引導、培育孵化、人才支持、精神獎勵、共建共治等多種手段,廣泛吸引各類社會資金投入。加強民政服務設施建設,引導建設資金投向短板領域和薄弱環節。在保障實際需求的基礎上,加強養老服務、兒童福利、未成年人保護、救助管理、精神衛生福利等服務設施資源整合和統籌利用,節約成本提高效率。
推動對外合作交流。依托“一帶一路”等多邊、雙邊機制,加強社會救助、社區治理、地名管理、養老服務、兒童福利、社會事務、慈善事業、社會工作、志愿服務、康復輔助器具等領域的對接合作,講好中國故事,實現互利共贏。拓展與港澳臺地區交流合作;暢通溝通渠道,完善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。引導規范社會組織依法有序參與國際交流合作。
強化干部隊伍建設。著力建設政治過硬、具備領導民政現代化建設能力的民政骨干隊伍。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加強領導班子建設,著力提高干部隊伍專業化能力,嚴格干部管理監督,以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激發干事創業的熱情和責任擔當,強化對敢擔當善作為干部的激勵和保護。持續抓好干部培養工作,在困難艱苦地區和基層一線鍛煉干部。完善繼續教育體系,健全專業人才職稱評定制度,培育造就一支專業化、職業化民政技術技能人才隊伍。
增強基層服務能力。推動民政服務事項清單化管理,規范完善服務內容和標準,強化培訓指導,提升基層民政為民辦實事能力。總結推廣鄉鎮(街道)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經驗,推動鄉鎮(街道)社工站全覆蓋,打通為民服務“最后一米”。推動健全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長效機制,促進鄉鎮(街道)社工站建設和增強基層民政服務能力融合發展。